利息備付率和償債備付率區別
佚名
嘿朋友們!今天咱們來聊聊兩個經常讓人撓頭的財務術語——利息備付率(Interest Coverage Ratio)和償債備付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這兩個詞聽起來挺像的吧?但其實它們關注的角度不太一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說說。
一、先從“利息備付率”開始聊
什么是利息備付率呢?
△圖片閱覽
簡單來說,這個指標就是看看企業賺的錢能不能輕松覆蓋掉它需要支付的利息。具體計算公式是這樣的:息稅前利潤除以利息支出。如果這個比率越大,說明公司還利息的能力越強,風險就越低。
舉個例子,假如一家公司的息稅前利潤有100萬,而它一年得給銀行付20萬的利息,那它的利息備付率就是5(100/20=5),這說明公司有足夠的錢去應付利息支出,壓力不大。
二、“償債備付率”的故事
△圖片閱覽
那償債備付率又是什么鬼?
這個指標更加全面一些,不僅考慮了利息部分,還要考慮到本金還款的情況。換句話說,它是衡量一個企業在一段時期內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流來償還債務本息的能力。
△圖片閱覽
計算方法通常是這樣的:可用現金流量加上折舊攤銷費用再減去維護性資本支出后,除以當期應償還的所有債務本息總額。如果結果大于1,那就表示公司有能力按時償還債務;小于1的話,可能就需要小心嘍!
三、兩者之間的不同點
- 關注角度不同:利息備付率主要看的是能否輕松應對利息支出;而償債備付率則更全面地評估了企業的償債能力。
- 適用場景差異:如果你只想快速了解一家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或資金流穩定性,看利息備付率就夠了;但如果想深入了解其長期債務負擔及償還計劃是否穩健,那就得多留意一下償債備付率的數據。
好了,關于這兩者的區別就說到這兒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次看到這些術語時心里就有底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記得多查資料哦,畢竟理財知識還是要靠自己慢慢積累嘛~
擴展閱讀:
股票的估值方法介紹
股票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介紹
股息與紅利投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