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方法識破上市公司造假的12種套路
佚名
8種方法識破上市公司造假的12種套路
在金融圈里混久了,你就會發現有些上市公司的財報比小說還精彩,但這些故事背后往往隱藏著不少貓膩。為了保護自己的錢包不被“割韭菜”,今天就來聊聊如何識別那些上市公司可能會用到的造假套路。
一、財務數據異常穩定
△圖片閱覽
關鍵詞:太完美了!
如果一家公司的財務指標年復一年都非常穩定,幾乎沒有波動,那就要小心了。這可能意味著他們通過某種手段平滑了利潤或者調整了賬目。
二、應收賬款突然激增
△圖片閱覽
關鍵詞:錢去哪兒了?
正常情況下,隨著業務的增長,應收賬款也會相應增加。但如果增長速度遠超營業收入,那就得留個心眼兒了。這種情況下,可能是公司為了沖業績而放寬了信用政策,甚至虛構銷售。
△圖片閱覽
三、頻繁更換審計師
關鍵詞:換個說法?
當一家公司頻繁地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時,很可能是之前的審計師發現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是對公司的一些做法持有異議。這時候就需要投資者去深挖一下背后的真正原因。
四、高額非經營性投資
關鍵詞:不務正業?
有的公司熱衷于進行各種非主營業務的投資活動,比如炒股票、買理財產品等。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帶來一些收益,但長期來看風險極大,也有可能是管理層轉移資產的一種方式。
五、內部交易活躍
關鍵詞:肥水不落外人田?
關注一下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聯方之間的交易是否頻繁。如果這類交易過多,尤其是低價轉讓資產給關聯方的情況屢見不鮮,那就要警惕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問題了。
六、現金流與凈利潤不符
關鍵詞:真金白銀呢?
健康的公司通常會有良好的現金流量表支撐其凈利潤水平。如果一個公司的凈利潤持續增長,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卻很少甚至是負數,那么這里面很可能有文章可做。
七、過度依賴關聯交易
關鍵詞:自娛自樂?
有些公司將大量業務轉移到關聯企業中去執行,并從中獲得收入或降低成本。這種方式本身并不違法,但如果占比過高,則容易成為調節利潤的手法之一。
八、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
關鍵詞:藏著掖著不是好事
最后一點非常重要——觀察該公司在年報、季報以及其他公開文件中的披露質量。若信息含糊不清、避重就輕,甚至出現重大遺漏,則說明這家公司可能有問題。
以上就是識破上市公司造假常用套路的方法啦!當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哦~ 投資需謹慎,祝大家都能練成火眼金睛,遠離騙局!
擴展閱讀:
股票的估值方法介紹
股票的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介紹
股息與紅利投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