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資者都以為股票投資就像造汽車一樣共用一條流水線,大家都在采用同一種投資策略。也許對于機構等大資金來說確實有些相像,但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
個人投資者有職業投資者和兼職投資者兩種,職業投資者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生活完全依賴于股票投資所得,而對于兼職的投資者來說其事業的中心在工作上,生活依賴于上班所獲取的報酬,股票投資僅僅是個人積累資金的一種理財方式,因此在投資策略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同的資金規模也會帶來投資策略上的巨大差異。比如投入的資金只有10萬元,那么在目前的市場中基本上可以做到瞬間滿倉和空倉,但如果投入的資金是1000萬元,那么除了極少數的幾家特大型公司以外是不可能做到的,除非影響股價。所以當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在將資金逐步做大的同時,其投資策略一定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上周本欄提到的個人無須模仿基金的投資策略也是這個道理。
股票投資本不存在一個通用的盈利模式,因此我們每個投資者都必須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在某個特定時段的投資策略,如果始終在跟著別人走那么很可能20年以后還是一個散戶。
在這里我們專門談談最為常見的兩種個人投資群體,就是職業投資者和兼職投資者,不過我們將純粹靠消息獲利的投資者排除在外,因為這種方法不具有共性。
先看兼職投資者。在很多年以前我就以為股票投資是上班族最好的投資渠道,也是讓一個上班族在人到中年以后能夠獲取財務自由的最好途徑。也許我們會覺得等到人到中年似乎時間太久,但我們更應該反過來想,如果不進行股票投資,那么當我們人到中年以后將不得不繼續為生計而奔波。當然,我們希望越早到達這一步越好,比如在30歲的時候。但除非有極其特殊的因素,通常情況下是不現實的,人的大腦差異并不是很大,兼職的股票投資者很難通過10年不到的時間就可以獲取足夠的回報。
兼職投資者的特點就是時間和精力不足,不可能有時間看盤,所以在投資的初期應該采用的是中線的投資策略,利用周末的時間直接在自己熟悉的行業內挑選個股,通過市盈率等一些相對容易把握的方法確定買賣時機,然后嚴格按照制定的策略進行買賣。由于起步資金相對較少,因此可選擇一年內甚至半年內即能體現成長性的小盤股,持有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年,盡量爭取半年之內完成一次,一年內投資兩次。由于市場已經過了全流通這個坎,因此至少未來5年靠這樣的投資策略每年至少保證五成以上的收益。
經過五、六年之后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會逐步下降,股價的波動會減小,同時投資者的個人資金也在逐步增加,這時候就應該追求更為保險的投資方法,仍然是中線的投資策略但可以將持有的時間延長到一年甚至超過一年,而年化收益率則降到四成甚至更低。盡管年收益率在降低,但由于資金基數的增加,所以絕對的收益會越來越大。
本文由東方銅牛網股票知識小編編輯,轉載股票知識相關文章請注明文章地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