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季節性供求對大豆價格的影響
admin
根據自然規律從每年的4月開始,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開始播種,當年9月份開始收割。從10月份開始,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又開始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從這一種植生長周期可以總結出,每年的7~8月份屬于全球大豆的供應淡季,大豆青黃不接,消費需求旺盛,因此,價格多是高起;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應旺季,現貨供應充足,價格多處年內低谷。
從圖7-1可以發現,國內外大豆價格的相關性很強,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對大豆的需求年年遞增,國產大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消費,進口大豆數量是國產大豆的兩倍以上,導致國內外大豆價格走勢聯動性增強;其次,我們還可以發現: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節性而形成的階段性高點多出現在5月~8月,主要是因為每年3月~5月是銷售旺季,而7月、8月份又是供應淡季,這樣高點出現在這期間就不足為奇;9月份到11月份進入大豆收獲季節,受供應壓力影響價格多處年內低點,產量確定后,隨著消費的增加,庫存的減少,價格有開始抬頭趨漲。在世界范圍大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農產品的季節性特征表現突出,當大的供求面嚴重失衡時,季節性特征往往容易被淹沒,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行情。季節性特征是農產品的固有屬性,進行季節性分析可以為人們提供價格短期內的發展趨勢。